遠視儲備的重要性

 

  • 前言

國人主要的視力問題以近視和散光居多,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圖一)發現,依各年齡階段觀察,在2-5歲中有6%近視、5.4%人散光,6-11歲中有42%近視、19.3%人散光,12-17歲中有70.8%近視天生近視的比例相對較少,大多為後天的環境及不良習慣造成,106年由國民健康署委託台大醫院團隊的「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以散瞳驗光方式執行幼兒園小班至高中三年級青少年近視(≧50度)與高度近視(≧500度)的盛行率研究結果(圖二),幼兒園小班的近視盛行率為6.9%,大班為9.0%,到國小一年級提升至19.8%,國小六年級更是達到70.6%。

(圖一) 世界視覺日衛生福利統計通報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第 4 科(TEL:02-85906840) 2021 年 10 月 13 日星期三

 

(圖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委託台大醫院團隊以散瞳驗光方式於106年執行之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

 

在學童視力發展期中,患有近視的年紀越小,近視度數上升的速度較快,變成高度近視的機率也較大,若在小學前近視,日後變成高度近視的機率較高。根據台大醫院在八年間對小一至國三學生的追蹤發現,當近視產生後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一旦演變成高度近視,其他多種眼睛疾病的併發症就有可能尾隨而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3)。高度近視伴隨著許多眼疾併發症的高風險,發生飛蚊症、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高出其他人許多。。

 

  • 遠視儲備的重要性

遠視儲備定義為嬰兒期和幼兒期的生理性遠視,在正視化過程中會降低(Flitcroft D., 2014)。據Zadnik K, Sinnott L, Cotter S, Jones-Jordan L, Kleinstein R, Manny R, et al. (2015)研究資料估計,遠視儲備不足可能是未來近視形成的預測因素。

 

視力發育是從出生才開始,在一至三歲時快速發育,到了四、五歲時達到高峰,七歲時大部分視力差不多已發育完成(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夏恒健眼科主任,2019)。要好好把握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機,假如把視力當成存摺,遠視度數就是裡面的存款,會逐漸消耗、無法增值,在遠視儲備中就可以將這些視為好視力的儲備度數,所以需要保存並維護這些存款。幼童眼睛度數多為遠視100-200度,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遠視應至少保留100度以上,小學中、高年級遠視儲備至少有50度以上,才較能抵抗近視的發生(國民健康署,2022)。

若能越早開始注意孩子的視力變化,也越能及早掌握孩子的視力狀況。衛福部也建議在孩子3、4歲時開始定期追蹤視力狀況,每年1-2次到眼科進行視力及散瞳驗光檢查,掌握孩子的視力狀況變化及遠視儲備情形,取得散瞳後的度數,在評估度數及視力上會較為準確。通常會建議孩子至少要在4歲前完成第一次的視力檢查,大約3歲在開始能夠聽懂大人的指示之後,家長可以在家裡中先教導孩子比E字的方向,觀察孩子的專注能力程度,即可帶到眼科進行檢查。

 

  • 維持遠視儲備水準的方法

  除了定期檢查視力,在日常生活中讓眼睛適度休息並增加戶外活動也同等重要。依據醫學實證,對於尚未發生近視或近視前期學童的近視預防措施(圖三),包括戶外活動和防止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皆具有預防近視效果(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6)。適度休息並且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透過接觸自然光線促使生成維生素D,提升免疫力並且增加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量,能有效預防或延緩近視;在國民健康署(2022)委託的研究中也發現,如果每週至少有11小時進行戶外活動,可以增加遠視儲備降低近視發生及度數加深的機率。因此幼童每日應該把部分時間留給戶外活動,降低未來近視的可能性。

(圖三) 愛眼六大守則 保護孩子視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 結論
      於其事後補救,不如事前做好預防的措施,遠視儲備有如長跑,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視力量測結果良好就掉以輕心,定期的視力檢查追蹤與保持日常生活的好習慣也是遠視儲備重要的一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上圖的小撇步讓幼、兒童不僅可以增加遠視儲備,維持良好視力水準,也能提升免疫力,遠視儲備需要孩子與家長一起努力培養與監督,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