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近視控制最新研究:光學治療整理

近視控制的光學治療整理

(臨床醫師參考)

一、作用機轉假說

  • 周邊視網膜離焦假說:即使黃斑影像清晰,周邊的影像模糊型態仍是影響屈光發展的重要因素。

  • 動物實驗與兒童臨床研究證實:在周邊視網膜製造近視性離焦(myopic defocus) 可有效抑制近視進展。

  • 新近資料也指出,改變視網膜對比(contrast modulation) 可能是另一條減緩眼軸增長的路徑。


二、傳統眼鏡治療

1. 低度矯正(undercorrection)

  • 假說:降低調節需求,減少近點調節落後(lag)。

  • 臨床證據:3 項 RCT(0.50–0.75D 欠矯正,1.5–2 年)結果顯示 不僅無效,甚至加速近視進展

  • 臨床不建議。

2. 漸進鏡(PALs)

  • COMET 試驗(>1000 名兒童):3 年僅減緩 0.20D 與 0.11mm,效果幾乎只在第一年出現。

  • 香港、日本試驗:效果極低或無差異。

  • 結論:臨床價值有限。

3. 雙光鏡(Bifocals)

  • 加拿大研究(135 名 8–13 歲華裔兒童):

    • 單光:近視進展 −2.06D / 眼軸 0.82mm

    • 雙光 +1.50D:−1.25D / 0.57mm

    • 雙光 + 棱鏡:−1.01D / 0.54mm

      有效,特別是加棱鏡者

  • 但另一美國研究(207 名兒童):無顯著差異。

  • 結論:結果不一致,可能與族群、設計差異相關。


三、新型近視控制鏡片

1. DIMS 鏡片(Defocus Incorporated Multiple Segments)

  • 中央 9mm 清晰區,周邊多點 +3.50D。

  • 中國 2 年 RCT:

    • 單光組 −0.85D / 0.55mm

    • DIMS 組 −0.41D / 0.21mm

    • 減緩 0.44D、0.34mm

  • 效果可持續至第 3 年,且切換組也受益。

2. HAL 鏡片(Highly Aspherical Lenslets)

  • 中央 9mm,環狀漸進型非球面 lenslets。

  • 中國 2 年 RCT(157 名):

    • 單光 −1.46D / 0.69mm

    • HAL −0.66D / 0.34mm

    • 效果 0.80D、0.35mm

  • SAL(輕度非球面)效果較低。

3. U-shape 鏡片設計

  • 中央垂直清晰通道,周邊水平逐漸增加 defocus。

  • 以色列 2 年試驗:

    • 1 年結果:進展減少 0.16D、0.11mm。

4. CARE 鏡片(Cylindrical Annular Refractive Elements)

  • 以周邊微圓柱結構製造高階像差。

  • 中國試驗(240 名):

    • CARE:減緩 0.30D、0.13mm

    • CARE-S:減緩 0.29D、0.11mm

  • 另一設計效果較低(0.14D、0.09mm)。

5. 非對稱設計(MPDL, Spain)

  • 中央 7mm 清晰,周邊非對稱離焦(鼻側 +1.50D、顳側 +1.80D、下方 +2.00D)。

  • 1 年:減緩 0.25D、0.09mm。

6. DOT 鏡片(Diffusion Optics Technology)

  • 中央 5mm 清晰,周邊微結構降低對比。

  • 北美 3 年試驗(256 名):

    • 減緩 0.33D、0.13mm,多數效益在第一年。

  • 4 年資料顯示仍有持續效益。

7. LARI 鏡片(Lenslet-ARray-Integrated)

  • 中央清晰,周邊 hexagonal lenslets。

  • 設計:+3D (PLARI)、−3D (NLARI)。

  • 中國 1 年 RCT(240 名):

    • 單光 −0.66D / 0.34mm

    • PLARI −0.30D / 0.19mm

    • NLARI −0.24D / 0.17mm

    • 正負設計皆有效,無顯著差異


四、總結(臨床重點)

  • 無效/效果有限:欠矯正、PALs、部分傳統雙光鏡。

  • 中等效果:雙光鏡(特別是加棱鏡)、U-shape 設計、非對稱設計。

  • 顯著效果:DIMS(0.34mm/2 年)、HAL(0.35mm/2 年)、CARE(0.11–0.13mm/1 年)、DOT(0.13mm/3 年)、LARI(0.17–0.19mm/1 年)。

  • 特色

    • DIMS/HAL:已累積最多證據,效果穩定。

    • DOT/LARI:挑戰「僅靠周邊離焦」假說,提示對比與高階像差可能是新機制。

  • 臨床應用

    • DIMS 與 HAL 已是臨床主流。

    • 新技術(CARE、DOT、LARI)仍需更多長期安全性與效果資料。